【分析】
1.梁两侧侧模下口外侧的支撑木板或木枋未钉牢,导致底口炸模。
2.当梁的高度超过600mm时未设对拉螺杆,或设置过少,模板的刚度不足,受力变形鼓胀。
3.梁侧模上口横档未拉通线,斜撑不足或斜撑的角度过大支撑不牢而造成局部歪斜。
4.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对模板直接振捣造成模板的损坏及下料对模板的冲击破坏等。
【措施】
1.支模时应遵守边模包底模的原则,侧模底部设置通长的夹木条,施工必须保证夹木条的质量,且将其与支撑木枋连续钉设牢固。
2.梁侧模的拼接接头应互相错开,且拼接处横档应保证有足够的搭接长度,且在拼接处设加强斜撑。
3.普通梁可以按照经验进行配置,对于高度大于600mm的深梁、大梁应进行模板设计。当梁高度大于600mm时应自梁底以上每高300~400mm设置一道对拉螺杆。
4.混凝土浇筑施工过程中,应避免下料高度过大对模板造成的冲击破坏,混凝土振捣操作过程中应避免对模板的直接振捣冲击。
分析】
1.板搁栅用料较小,造成挠度过大。
2.板下支撑底部不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荷载不断增加,支撑下沉,板模下挠。
3.板底模板不平,混凝土接触面平整度超过允许偏差。
4.将板模板铺钉在梁侧模上面,甚至略伸入梁模内,浇筑混凝土后,板模板吸水膨胀,梁模也略有外胀,造成边缘一块模板嵌牢在混凝土内。板模板缺陷示意a)错误的铺钉方法;b)正确的铺钉方法
1—板模板铺钉在梁侧模上面;
2—板模板铺钉到梁侧模外口齐平。
外墙模板工程施工顺序:
外墙模板在下一层完成楼板混凝土浇筑后→ 首先将内模板定位→ 按照锥体小头向外安装穿墙螺栓→拆除外模板组合螺栓 → 将外模板提升到位、穿墙螺栓临时紧固→ 调整模板的位置、水平、垂直和顺直→穿墙螺栓紧固 →复核模板的尺寸及支撑质量 →浇筑本段墙体混凝土 → 墙体混凝土养护。
伸缩缝处外墙模板工程施工顺序:
首先将外模板底部止挡螺栓松开→ 将外模板提升到位 → 紧固底部止挡螺栓→ 按照锥体小头向外安装穿墙螺栓→ 将内模板定位 →穿墙螺栓临时紧固 → 调整模板的位置、水平、垂直和顺直→穿墙螺栓紧固→复核模板的尺寸及支撑质量→ 浇筑本段墙体混凝土 → 墙体混凝土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