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模板内残留木块、浮浆残渣、碎石等建筑垃圾,拆模后发现混凝土中有缝隙,且有垃圾夹杂物。
原因分析如下:
1.钢筋绑扎完毕,模板位置未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扫。
2.封模前未进行清扫。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未留清扫孔,或所留位置不当无法进行清扫。
【措施】
1.钢筋绑扎完毕,用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清除模板内垃圾。
2.在封模前,派专人将模内垃圾清除干净。
3.墙柱根部、梁柱接头处预留清扫孔,预留孔尺寸≥100mm×100mm,模内垃圾清除完毕后及时将清扫口处封严。
【禁忌7】封闭或竖向模板无排气孔、浇捣孔
【分析】
1.底盘结构未经力学计算,刚度较小。
2.起吊时四个吊钩钢丝绳长短不一或码放垛底楞不平。
3.多次重复施加预应力,此力对底盘是偏心荷载,引起较大变形,放张后外力消除,留下剩余变形。下次施加预应力后,偏心值增大,变形也增大,重复次数越多,剩余变形越大,导致不能使用。
4.内胎面用钢面板过薄,区格划分过大,随使用次数增多而凹凸不平。
5.清模时锤击硬伤,隔离剂不良,混凝土粘结锤击硬伤。
6.起吊、运输、码放过程中撞击,造成硬伤。
7.焊接不良,焊缝不够,焊后内应力过大导致变形。
8.局部受力区零件构造处理不当,如模外张拉的预应力圆孔板梳筋条焊在槽钢上,受力后引起槽钢翼缘变形。
【分析】
1.采用的模板刚度差,两侧模板组装松紧不一。
2.未采用振捣棒振捣密实。
3.未采用对拉螺栓,只采用对顶支撑或铁丝拉结固定模板。
4.浇捣口处混凝土处理不细致。
【措施】
1.不得使用刚度差、周转次数多的胶合板模板,模板应采用50mm×100mm的方木作横肋,设穿墙螺栓,以ф48钢管作围檩收紧。
2.构造柱上口开设斜槽浇捣口,用小直径振动棒将混凝土振捣密实,模板内外严禁用器具撞击。
3.混凝土坍落度不宜过大,浇捣口部位应分层用微膨胀混凝土填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