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模板加固前未拉通线进行检查校正。
2.钢筋骨架走位未校正影响。
3.模板及木枋的质量不符合要求。
【措施】
1.保证模板及木枋的材质,对腐烂、变形的材料不得用于工程中。
2.模板安装之前应根据梁柱的轴线及四周边线检查钢筋骨架的绑扎质量,如果存在走位及变形情况,则应将其整改合格后再安装模板。
3.模板安装过程中应拉线、吊线进行检查,安装完后加固之前,应拉通线进行检查处理至合格后再行加固。
【分析】
拆模后,预留门(洞)口扭曲、歪曲、不方正。门洞口预留位置不正。尤其是门(洞)口一侧常设有小断面柱子,容易出现严重蜂窝、麻面。后立门口的预埋木砖振捣混凝土时容易移位,甚至找不到。
原因分析如下:
1.门口固定不牢,浇筑混凝土时位移变形。
2.门口两侧混凝土没有同时均匀浇筑,或两侧浇筑高度差太大,造成受力不均,将门口挤偏。步混凝土浇筑高度过高,也会造成门(洞)口下部变形过大。
3.门(洞)口尺寸与墙厚相同,钢模压口不严密,支撑不牢,容易发生位移和漏浆。
4.假口拆模时用大锤猛击,模板被砸坏,重复使用时容易造成漏浆。
5.门(洞)口边(尤其是小柱、门顶暗梁)钢筋较密,振捣不实,产生露筋、蜂窝或孔洞。
6.木砖固定不牢或受振捣过猛,发生位移或掉落。
【措施】
1.楼板模板下支承料或桁架支架应有足够强度和刚度,支承面要平整。
2.支撑材料应有足够强度,前后左右相互搭牢;支撑如撑在软土地上,必须将地面预先夯实,并铺设通长垫木,必要时垫木下再加垫横板,以增加支撑在地面上的接触面,保证在混凝土重量作用下不发生下沉(要采取措施消除泥地受潮后可能发生的下沉)。
3.木模板板模与梁模连接处,板模应拼铺到梁侧模外口齐平,避免模板嵌入梁混凝土内,以便于拆除。
4.板模应按规定起拱。
【禁忌30】楼梯侧帮漏浆、麻面、底部不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