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遗漏预留孔(洞)或模板上预埋件的主要原因是木工翻样工作差错,或者是预埋件加工数量不够,模板安装时疏漏造成。预留孔(洞)及预埋件是一些重要的结构连接件和安装工程的一些吊支架或管线留洞,是重要的技术复核和隐蔽验收工作,一旦遗漏将给下道工序带来问题,补救工作困难。重新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上打洞及重新埋置预埋件,不但破坏了混凝土结构而且重新埋置的预埋件不能确保与结构连接牢固。
【措施】
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对木工料单应进行审核,安装时加强自检及隐蔽验收,复核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其规格、数量、中心位置、标高等必须正确,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看模板、预埋件等,一旦发生位移必须及时纠正,保证其位置正确。
【分析】
1.梁底模支撑间距过大,模板刚度过小,支撑不牢。
2.支撑底部未设垫块或支撑地基未夯实,地耐力不足,地基变形下沉。
3.当梁跨度大于4.0m时未起拱。
4.拆模过早。
【措施】
1.一般普通的梁板模板按照经验进行配置,梁底模下必须设置通长的木枋进行支撑。但对于深梁、大梁必须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验算模板的刚度、强度及稳定性。
2.对于梁板模板支撑间距过大的情况,必须加密补强后验收合格方允许浇筑混凝土。
3.首层顶板的梁板的支撑必须设置垫块,地面的回填土必须夯实,且有排水措施,雨天施工前后应加强对支撑的检查处理。
【措施】
1.设计时应从各种不利的受力状态作结构的强度、刚度(变形)和局部稳定性计算。特别是应控制刚度,对承受预应力的钢模板更要注意。
2.注意细部构造,运用钢结构理论进行细部设计。如图2-12b所示,用加劲肋加强上翼缘,使承受张拉力后不变形。图2-12c所示为改槽形截面为箱形截面。
3.底盘结构设计要考虑变形要求,布置合理,省工省料。不仅要计算变形,而且要考虑三点支承后第四个角的变形。
4.起吊时四个吊钩的钢丝绳要长短一致。
5.码放垛底楞应用水平仪找平,用材要耐撞击,如钢轨等。
6.内胎面钢面板板厚至少5mm以上,使用次数不多的钢模板可用3~4mm厚。区格划分不大于1000mm×1000mm。
7.焊接质量要可靠,施焊顺序要合理,尽量减少焊接变形和降低焊接内应力。即使用胎具卡具固定,也要考虑施焊顺序。焊缝尺寸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少焊。
8.变形超过规定,要及时用专门工具调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