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措施】
1.采用先立口的工艺。在大模板上先划出门框位置,然后钻小孔,用钉子将门框牢牢固定在大模板上。门框两侧(或一侧)加木条,使其尺寸比墙厚大3~5mm。整个门框应用水平支撑撑牢,防止门框两侧樘子向里侧移位变形。也可采用在大模上固定门框水平支撑的办法,将门框直接套在水平支撑上,然后用木楔楔紧。
2.门(洞)口中间水平木支撑不得小于3道。如为后塞门框,宜采用金属制可伸缩式工具模板,保证拆模后棱角整齐。
3.开始浇筑混凝土时。先用人工送料浇筑500mm高度左右,然后再用吊斗浇筑。浇筑时要从门口正上方缓慢下料,或从门洞两侧同步同厚度下料。有条件或必要时(如门边钢筋过密),门口两侧可浇筑细石混凝土。
4.如采用假口时,假口模板厚度尺寸要正确,一般应大于墙厚3~5mm,与钢模挤严压紧,防止漏浆或变形。
【分析】
1.楼梯底模采用钢模板,遇有不能满足模数配齐时,以木模板相拼,楼梯侧帮模也用木模板制作,易形成拼缝不严密,造成跑浆。
2.底板平整度偏差过大,支撑不牢靠。
【措施】
1.侧帮在梯段可用钢模板以2mm厚薄钢模板和8号槽钢点焊连接成型,每步两块侧帮必须对称使用,侧帮与楼梯立帮用U形卡连接。
1—踏步侧帮(2mm钢模);2—8号槽钢;3—踏步模板。4—嵌缝木条;5—U形卡;6—2mm厚扁钢。7—侧模(组合钢模板);8—角模;9—底模(组合钢模板)
2.底模应平整,拼缝要严密,符合施工规范,若支撑杆细长比过大,应加剪刀撑撑牢。
【分析】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原因分析如下: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