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使用的定型模板模数与梁或柱的长度尺寸不匹配,当排列组装模板时,把不够整块的缺少定型模板的部位排到了梁柱节点处,将节点处用散拼模板组装,造成支模困难,固定不牢,散拼模板活动,有的嵌进了梁或柱的混凝土内,减少了梁或柱截面尺寸。
【措施】
模板设计应有合理的排列图,梁柱节点应采用节点定型模,并有可靠的固定方法,避免模板嵌入混凝土内,如不采用节点模板,整块模板应首先满足梁柱节点尺寸需要,先配齐,补缺模板应安设在节点以外的梁柱其他部位,并固定牢固。
【分析】
测量时,发现混凝土结构层标高及预埋件、预留孔洞的标高与施工图设计标高之间有偏差。
原因分析如下:
1.楼层无标高控制点或控制点偏少,控制网无法闭合;竖向模板根部未找平。
2.模板顶部无标高标记,或未按标记施工。
3.高层建筑标高控制线转测次数过多,累计误差过大。
4.预埋件、预留孔洞未固定牢,施工时未重视施工方法。
5.楼梯踏步模板未考虑装修层厚度。
措施
1.施工前认真核算施工荷载,必要时在施工荷载较大的混凝土梁、板下加设临时支撑。
2.施工中,拆除混凝土模板和支架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合理安排好各工种的交叉作业,控制施工荷载不超量,拆下的砖、钢模板和钢管脚手等不应集中堆放在某个部位。
【分析】
由于操作者不了解混凝土拆模时所需混凝土的强度要求,急于周转模板,过早的将混凝土强度等级还没有达到设计要求的梁底模拆除,此时混凝土梁不能承受全部使用荷载,造成梁的裂缝破坏,严重时甚至坍塌的质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