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遗漏预留孔(洞)或模板上预埋件的主要原因是木工翻样工作差错,或者是预埋件加工数量不够,模板安装时疏漏造成。预留孔(洞)及预埋件是一些重要的结构连接件和安装工程的一些吊支架或管线留洞,是重要的技术复核和隐蔽验收工作,一旦遗漏将给下道工序带来问题,补救工作困难。重新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上打洞及重新埋置预埋件,不但破坏了混凝土结构而且重新埋置的预埋件不能确保与结构连接牢固。
【措施】
加强技术交底工作,对木工料单应进行审核,安装时加强自检及隐蔽验收,复核预埋件及预留孔洞,其规格、数量、中心位置、标高等必须正确,在施工过程中应有专人看模板、预埋件等,一旦发生位移必须及时纠正,保证其位置正确。
【措施】
1.必须保证模板安装的垂直度,安装好后不得碰撞模板。
2.三角挂架必须有足够的刚度,必须有防止模板受振发生位移的可靠措施。内外模板必须连接牢固,每块模板用两道钢丝绳、倒链与内横墙拉结牢固,以防模板受振动时位移。
3.改进模板设计。在模板的上下两端固定一道木板或橡胶板及橡皮条。浇完混凝土后,每层墙面出现一道凹槽腰线。支上层模板时上层木板(或橡胶板)紧贴于凹槽内,可防止出现错台漏浆,即使出现不平或错台,也便于进行修补。
4.在混凝土墙上预埋ф16螺栓,先套入限位槽钢,严格按水平标高控制线调平紧固,使支承槽钢有足够的承载力,再将大模板落入紧固限位槽钢上,调整紧固限位螺栓,使墙模完全紧贴在已浇混凝土的墙面上。为了更有效地防止混凝土漏浆,使外墙混凝土达到过渡平滑并保持下层混凝土墙清洁。
【分析】
1.底盘结构未经力学计算,刚度较小。
2.起吊时四个吊钩钢丝绳长短不一或码放垛底楞不平。
3.多次重复施加预应力,此力对底盘是偏心荷载,引起较大变形,放张后外力消除,留下剩余变形。下次施加预应力后,偏心值增大,变形也增大,重复次数越多,剩余变形越大,导致不能使用。
4.内胎面用钢面板过薄,区格划分过大,随使用次数增多而凹凸不平。
5.清模时锤击硬伤,隔离剂不良,混凝土粘结锤击硬伤。
6.起吊、运输、码放过程中撞击,造成硬伤。
7.焊接不良,焊缝不够,焊后内应力过大导致变形。
8.局部受力区零件构造处理不当,如模外张拉的预应力圆孔板梳筋条焊在槽钢上,受力后引起槽钢翼缘变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