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由于模板间接缝不严有间隙,混凝土浇筑时产生漏浆,混凝土表面出现蜂窝,严重的出现孔洞、露筋。
原因分析如下:
1.翻样不认真或有误,模板制作马虎,拼装时接缝过大。
2.木模板安装周期过长,因木模干缩造成裂缝。
3.木模板制作粗糙,拼缝不严。
4.浇筑混凝土时,木模板未提前浇水湿润,使其胀开。
5.钢模板变形未及时修整。
6.钢模板接缝措施不当。
7.梁、柱交接部位,接头尺寸不准、错位。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表2-2
承受荷载条件:已拆除模板及其支架的结构,在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混凝土强度等级的要求后,方可承受全部使用荷载。当施工荷载产生的效应比使用荷载的效应更为不利时,必须经过核算,加设临时支撑,以确保安全。
具体的施工进度计划。
拆模原则:在满足拆模条件和承受荷载条件的前提下,按施工进度配备足够模板。拆模前,应规定详细的拆模流程,必须按模板设计传力途径进行操作,一般先拆支撑件和连接件,再分块逐步拆除模板。严禁先拆除大面积楼层模板的支撑立杆,然后再拆模板,以免模板坍塌伤人。
拆除混凝土梁、板模板和支架后,施工荷载超过了使用荷载,且梁、板下不加设临时支撑
【分析】
当混凝土强度符合设计要求而拆除梁、板模板和支架时,如果施工荷载大于使用荷载,混凝土就会产生裂缝甚至破坏。如施工中各工种交叉作业,砖、模板、钢管等材料堆放在混凝土梁、板上,这些施工荷载变化大,易造成混凝土梁、板裂缝甚至破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