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不掌握混凝土侧压力对模板的影响程度,使用的模板柱箍材料截面及刚度小,柱箍设置的间距大,浇捣混凝土的侧压力会将模板柱箍向外推移,柱箍被拉开,造成模板爆模,混凝土漏浆、不密实,形成蜂窝或孔洞,混凝土截面尺寸超过允许偏差值。
【措施】
根据柱子的混凝土重量、截面尺寸、侧压力大小,合理选择柱箍的用料。柱箍的间距根据柱子断面的大小及高度,每隔600~1000mm加设一道牢固的柱箍,柱箍应卡紧模板,防止爆模。
【措施】
1.模板及支撑系统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其本身自重、施工荷载及混凝土的自重及浇捣时产生的侧向压力,以保证模板及支架有足够的承载能力、刚度和稳定性。
2.梁底支撑间距应能够保证在混凝土重量和施工荷载作用下不产生变形,支撑底部若为泥土地基,应先认真夯实,设排水沟,并铺放通长垫木或型钢,以确保支撑不沉陷。
3.组合小钢模拼装时,连接件应按规定放置,围檩及对拉螺栓间距、规格应按设计要求设置。
4.梁、柱模板若采用卡具时,其间距要按规定设置,并要卡紧模板,其宽度比截面尺寸略小。
5.梁、墙模板上部必须有临时撑头,以保证混凝土浇捣时,梁、墙上口宽度。
【分析】
1.木模板周转次数多,其表面刚度不足,拆除时表面模板皮残粘在混凝土面层上。
2.使用了失效的脱模剂或脱模剂刷不均匀、漏刷。
3.脱模过迟,未及时养护,混凝土表面温度过高,其早期表层强度发展过快,混凝土粘连木模。
【措施】
1.对于经过多次周转使用的木模,剔除其中表面刚度不足或弯曲变形的木模。仅局部表面刚度不足的木模,使用前应重新修补。
2.木模拆除后应及时清理表面砂浆及翘皮,认真涂刷有效的脱模剂。
3.采用快速拆模体系,当混凝土强度大于1.2MPa时,及时松开模板,对混凝土淋水养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