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
1.杯基中心线弹线未验方。
2.杯基上段模板支撑方法不当,浇筑混凝土时,杯芯木模板由于不透气,相对密度较轻,向上浮起。
3.模板四周的混凝土振捣不均衡,造成模板偏移。
4.操作脚手板搁置在杯口模板上,造成模板下沉。
5.杯芯模板拆除过迟,粘结太牢。
1.杯形基础支模应首先找准中心线位置及标高,先在轴线桩上找好中心线,用线锤在垫层上标出两点,弹出中心线,再由中心线按图弹出基础四面边线,要兜方并进行复核,用水平仪测定标高,然后依线支设模板。
2.木模板支上段模板时采用抬轿杠,可使位置准确,托木的作用是将轿杠与下段混凝土面隔开少许间距,便于混凝土面拍平。
3.杯芯木模板要刨光直拼,芯模外表面涂隔离剂,底部应钻几个小孔,以便排气,减少浮力。
4.浇筑混凝土时,在芯模四周要均衡下料并振捣。
5.脚手板不得搁置在模板上。
6.拆除的杯芯模板,要根据施工时的气温及混凝土凝固情况来掌握,一般在初凝前后即可用锤轻打,撬棍拨动。较大的芯模,可用倒链将杯芯模板稍加松动后再徐徐拔出。
分析
梁模板支撑不牢靠、有松动,如果浇捣混凝土会造成爆模甚至整体倾覆,主要原因如下:
1.只凭经验配制安装的模板和支架,无法满足施工要求。梁的自重和施工荷载超过了模板和支架所能承担的荷载;梁的高度尺寸大,侧模刚度差,浇捣混凝土时容模。
2.侧模缺少或没有对拉螺栓,或仅用铁丝对拉,上口又没有钉木条,在浇捣混凝土时模板受侧压力向外移,使梁的宽窄不一致。
3.由于斜撑的支架角度大于60°或支撑间距过大,在混凝土浇捣时会产生局部偏位。
f、为防止在浇筑外墙混凝土时污染下层墙体,在大模板下方沿墙四周粘贴宽胶带纸,并用100×100方木撑开,使个别部位流出的浆不至于滴到墙上。
2)安装前的准备工作:
a、大模板运到现场后,要清点数量,核对型号,清除表面锈蚀和焊渣,板面缝隙要用环氧腻子嵌缝,模板背面要刷好防锈,并用醒目字体注明模板编号,以便安装时对号入座。大模板的平台、栏以及铁爬梯,必须齐全。
b、进行模板的组装和试装,必须对自稳角进行调试,检查地脚螺栓是否灵便。
c、吊装前,应对大模板进行试吊装,检查模板和吊具的整体稳定性,确无问题后,按设计的安装顺序吊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