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板系统的发展概况
模板工程在国外有相当长的发展历史,的混凝土模板是采用木制散板,按结构形状拼装成混凝土的成型模型。这种模板装拆很费时间和劳动力,拆模后成一堆散板,材料损耗也很大。
20世纪初,开始出现了装配式定型木模板,根据工程需要,预先设计出一套有几种不同尺寸的定型模板, 由加工单位进行批量生产。
20世纪50年代后半期,在法国等国家开始出现了大型模板,采用机械代替人工,进行大块模板的安装、拆除和搬运,采用流水法进行施工,从而提高劳动效率,节省劳动力和缩短施工工期,这种施工方法很快便普及到欧洲各国。
20世纪60年代,又开始发展组合式定型模板,这种模板是在原来的装配式定型模板的基础上加以改进的,加上配套的拼装附件,可以拼装成不同尺寸的大型模板。它与此前尺寸固定的大型模板不同,由于采用模数制设计,可以通过板块的组合变化大型模板的尺寸。
20世纪70年代以来,模板发展为体系化,形成了具有各种不同特点的模板体系。模板制作出现了不少模板工厂,模板工厂不仅能设计、制作模板,供应配套附件和支撑系统,还生产必要的辅助材料和工具。
钢模板体系。有全钢大模板、轻型钢模板和组合钢模板三种。
全钢大模板的特点是模板强度和刚度较大、使用寿命长、模板面积大、模板上可带有支撑架、装拆和搬运方便、操作简便等,主要适用于墙体结构混凝土施工。按其结构形式可分为整体式、拼装式和模数式三种, 但模板重量较大。
轻型钢模板既有全钢大模板面积大的特点,又具有重量轻、便于人工操作、使用范围广等特点,可用于各类墙、板、梁、柱和圆形结构的混凝土工程,装拆灵活,配件轻巧,装拆作业方便,施工,混凝土表面平整,受到施工单位的欢迎。
组合钢模板具有使用灵活、通用性强,装拆灵活、搬运方便,承载能力强、使用寿命长等特点,这种模板的种类很多,使用范围也很广,既适用于工业和民用建筑,也适用于筒仓、桥梁、隧道、水坝等构筑物。
可重复使用成本低:铝模板系统所有配件均可重复使用,铝合金模板系统采用整体挤压形成铝合金型材做原料(6061-T6),一套模板规范施工可翻转使用300次以上,使用成本低。